长期以来,巴基斯坦被视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最紧密的战略伙伴之一,尤其在军事合作领域,双方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在战斗机领域,巴方对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成果一直高度关注,尤其是对第五代战斗机歼-35,更是表现出浓厚兴趣。此前,在印巴空中对峙中,中国出口的歼-10CE表现出色,赢得了巴方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其对中国先进战斗机的认可。
不过,尽管外界普遍猜测巴基斯坦未来若有采购第五代战斗机的计划,将优先考虑歼-35,但笔者却持不同看法——巴基斯坦很可能不会采购歼-35,而是转而选择土耳其的“可汗”TF-X隐身战机。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其一,合作关系决定优先级。
早在2024年,土耳其“可汗”TF-X完成首飞后,巴基斯坦便迅速与安卡拉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参与该型战机的后续研发和制造。这并非简单的军事采购行为,而是深度捆绑式的合作安排。参与战机联合开发,自然意味着巴基斯坦将享有更高的技术转让比例和更具弹性的采购价格,甚至可能参与未来部分生产环节。这种合作模式对巴方而言,不仅能缓解采购成本压力,还有助于其国内航空工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TF-X正式服役后,巴基斯坦优先采购该型战机,几乎是水到渠成。
其二,财政因素不容忽视。
当前,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形势紧张,财政压力沉重。此前采购歼-10CE战斗机时,便有消息称部分尾款尚未结清,外汇储备紧张的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即便中国愿意出口歼-35,但作为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其制造成本和单价都相当可观。考虑到研发投入、航电系统、隐身涂层及配套维护体系等因素,歼-35的单机报价即使未公开,也绝不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对于财政状况本就吃紧的巴方来说,承担一整批歼-35战机的采购费用,将是沉重的负担。
而对比之下,土耳其TF-X战斗机尽管同为五代机,但因为巴基斯坦是参与研发的合作方,价格上自然会有所倾斜。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印尼曾与土耳其接洽采购TF-X战机,报价约在2亿美元左右。而巴基斯坦因其深度参与合作,未来采购单价极有可能低于印尼,甚至获得某种形式的优待。这种价格优势,在当前国际军贸中已足够构成决定性因素。
当然,战斗机的选择不仅取决于价格与合作模式,性能、适配性、后勤保障和战略意图也都十分关键。歼-35作为我国新一代舰载型隐身战机,在航电系统、隐身设计、超音速巡航等多方面具备优势,而TF-X作为新晋选手,其性能参数虽尚未完全公开,且实战能力仍需时间检验,但在政治合作和经济适应性上,显然更贴近巴基斯坦的现实需要。
更何况,从巴基斯坦长期的军购思路来看,其在对外采购上常采取“多元化防务合作”战略,以保持对外部势力的平衡与自主性。这也意味着,即便未来有可能采购中国的歼-35,也不太可能将其作为唯一或主力机型,而是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型号共同搭配,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国的依赖风险。
虽然中国与巴基斯坦拥有坚实的军事合作基础,且歼-35本身在性能上具备明显优势,但综合当前政治、经济及战略合作背景,巴基斯坦更可能将土耳其TF-X作为其下一代主力隐身战斗机的首选。这既是现实考量的体现,也是军购外交多元化趋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未来如何,还需观察TF-X战机量产与部署的实际进展,以及中巴之间是否会在更高层次上达成新的防务安排。
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